化学品如何影响内分泌系统
这取决于剂量和&接触时间
很多物质和活动都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如最常见的压力、饮食及锻炼等。科学家们对于所谓的内分泌活性物质的关注焦点通常在于其接触是否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我们知道,高剂量和长时间接触某些物质可能对内分泌系统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在低剂量或有限接触的情况下,这些物质可能对我们完全不会造成影响。
化学物质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
- 与化学物质接触的类型和时间、
- 接触的频率、
- 物质的效力、
- 身体吸收和清除物质的方式。
通过对天然和合成化学品数十年的研究,科学家们积累了有关不同的接触水平如何导致不同影响的丰富知识。科学界形成了这样一种广为接受的观点,即恰当剂量的某种物质会对人有益,如果剂量过高,同一种物质也可能导致包括伤害在内的其他反应。一个简单的例子是阿司匹林。服用两片阿司匹林很可能会消除您的头痛,服用两瓶阿司匹林则可能会危及您的生命。
这种关于剂量与反应的原则适用于各种应用中使用的所有天然和合成化学品,包括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药物、作物保护和工业制造化学品等等。
积极、中性和消极的响应
化学品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取决于各种因素,如化学品的使用方式、是否实际接触化学品、接触水平和接触时间。正是所有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内分泌系统的反应是积极、中性还是消极。
我们想要通过它说明什么问题? 请看下面的示例提供的解释:
- 积极作用:当您的身体与阳光接触时,其会刺激皮肤产生有助于吸收钙质的维生素 D。维生素 D 最终在肾脏和肝脏中转化为激素,刺激肠道、骨骼和肾脏以激活钙和磷,从而使骨骼正常发育。
- 中性作用:存在于牛奶和大豆拿铁等饮料中的天然大豆植物雌激素可与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导致内分泌发生响应。但是对大量健康女性的科学研究表明,大豆和乳腺癌之间没有关联。
- 消极作用:避孕药等物质中含有的甾体雌激素对于野生动物种群具有潜在影响。英国的研究表明,当污水处理系统无法将这些雌激素污染物从排入河流和溪流的水流中清除时,与其接触可能使野生雄鱼种群的性器官发生变化。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EndocrineScience。